NEWS AND INFORMATION

新闻中心

首页 >> 新闻中心 >>公益活动 >> 百度联盟“公益一小时”:互联网公益活动的新模板
详细内容

百度联盟“公益一小时”:互联网公益活动的新模板

  “微公益”之所以取得良好成绩★★,源于百度将★★★“简单可依赖”的企业哲学引入到了公益行动中,让公众参与公益事业的门槛更低。如在“公益一小时”中,网民无论在PC还是移动端均可直接搜索“公益一小时”参与,一两分钟即可送出祝福、为爱加分★★;而在渠道推广上★,公益广告不仅出现在了百度首页、贴吧★、知道等各个站内频道★★,还出现在了新浪★★、搜狐等知名媒体网站、60万家联盟伙伴的网站上,以及1万个主流APP应用中★★。微公益改变了以往只有社会名流和慈善机构才能作为公益主体★★、普通人只能袖手旁观的状况。

  微公益活动的成绩如何?以今年的“公益一小时为爱送平安”活动为例,百度官方给出的数字令人吃惊——短短一小时内,超过58万网友参与活动★★,捐出近220万元★★,捐出总保额58.6亿★★★,为近3万孩子提供了健康保障,覆盖雅安地震震中芦山县全县儿童。而本次活动,也打破了★★“公益一小时”曾经创下的一小时捐助120万的记录★★。

  中国扶贫基金会的一位负责人对记者表示,百度一小时给公益界带来了一种全新的启示:新的互联网技术★★,正在催生出公益2.0。所谓的公益2.0(微公益)★,主要较传统公益行动更加便于参与★★、形式更加多样化、过程也更加透明、更容易引发社会化共鸣与监督。

  自2011年始,★★“微公益★★”广受关注★★。比如著名调查记者王克勤推出的★★★“大爱清尘”活动、百度联手公益大使邓飞开展的“免费午餐 公益一小时★”活动★★★、上海公益事业发展基金会举行的“一个鸡蛋的暴走”微公益募款项目等。这些林林总总的微公益项目,已经使普通人成为公益主体,也正因为民间公益人士依托网络工具,激发了普通公民的慈善热情★,展现了积少成多的巨大力量★★。

  另外一位公益组织负责人卞学忠认为,互联网★、移动互联网及自媒体的快速发展,已经影响到了公益项目的设计创新。作为公益机构,可以思考如何更好地利用技术★★★。更好地符合现在人的需求,使得公益项目也与时俱进。

  随着社会的进步、社会整体生活水平的提高,公益活动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中★★,而越来越多的普通人也开始加入并参与到公益事业中来★。为了降低参与门槛★,目前的公益活动正从传统的企业型公益、事业型公益向平民公益转移★。因此,以百度联盟推出的“公益一小时”活动为代表的★★“微公益”,已成为当下一种被广泛使用的公益形式。

  除了效率、架构设计与功能增强外★★,被众多公益人士提及的另外一个词就是公益活动的“透明化★”★★。他们认为,“百度公益一小时★”给公益活动带来的另一个重要启示,就是让公益活动的监管更加透明和实时,不仅提升公益活动的效率,更增强了宝贵的信任★★,而这,恰恰是公益活动赖以生存与发展的根基所在★。创新的互联网公益模式,必将成为公益活动的新模板。